2016赣州南康专项投1.7亿用于补充教学仪器
2018-07-08 来自 阅读次
【工匠中国网国内新闻】南康位于江西南部,1995年3月撤县设市,2014年2月撤市设区,共有中小学校354所,在校学生150727人,教职工8430人。近年来,南康用“大教育”思维引领教育发展,构建了“城乡统筹、校际均衡、机会均等”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

财政大投入
近三年,南康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分别达到9.8亿元、10.4亿元、11.4亿元;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分别达到7.72亿元、5.87亿元、6.32亿元,分别占地方一般性预算支出的22.93%、15.78%、14.18%。年,专项投入1.7亿元用于补充教学仪器、计算机、图书,改建校门、围墙及启动城区教育扩容工程等。
资源大扩充
在城区整体新建东山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改扩建第三小学等9所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0000多个,彻底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
在农村实施“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计划,让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拥有安全的教学生活用房、运动场所、校门围墙等,并配齐配足教学仪器、计算机、图书等,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队伍大建设
2016年,在全面放开二孩及教师编制相关政策暂时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南康大胆创新,向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购买服务,招录劳务派遣非编教学人员300名;同时,通过省统考招聘入编、特岗教师及三支一扶教师328名。2013-2016年,南康累计补充教师2439人,实现区域内教师数量基本达标。为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南康采用校际交流、下乡支教、跟班学习等方式,2015年交流中小学教师899人,占教师总数的13.13%,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产业大调整
南康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过度集中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将家具、物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甜柚及油茶等产业布局调整在龙岭、龙回、浮石、赤土、镜坝、太窝、朱坊、龙华等乡镇,促进了中小学生源均衡分布,有效缓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
品质大提升
南康紧抓省部共建赣州教育改革试验区及全国提升学校品质试点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速“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同步提升”,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梦想文化、廉政文化、好习惯教育、书香校园、国学经典等特色校园文化各放异彩。